西宁市文明网

您当前的位置 :西宁文明网>新闻聚焦

让更多文明的感染力化为行动力

作者: 西宁市文明办 | 来源: 西宁文明网 | 发表时间: 2020-04-16 09:25:00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扔垃圾进箱,准度差了点没有扔进去,就不再管了,后面一位来扔垃圾的人看到,随手捡起帮着给扔了进去。一件扔垃圾这样的小事,虽然这两位都有践行文明的意识,但是因为行动力的差别,效果就差了很多。

  文明的感染力,我们几乎天天都能感受到。尤其在我们的省会西宁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后,践行文明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有位司机朋友说,“创城”之后,在路上开车都觉得安心很多,因为行车信号灯变绿时,行人就会在路边等待,不再和机动车争道抢行。后来,司机在遇到行人的时候也会主动停车,请他们先过。这种文明的感染力,比指挥教导更令人受教。

  每年,各单位、各级政府都会评选榜样、模范、最美好人,他们身上的文明事迹深深感染着身边和社会上的每个人。可是当活动结束或者事迹听过后,还是有人回到我行我素的老样子。并不是我们宣传得不够,也不是氛围营造得不强。问题就在于,我们没有完全把这些感染力,化为群众践行的行动力。

  我们常有这样一种体会,很多事人们不去做是因为不了解做它有多好。在一些美丽乡村,尤其在一些以前基础设施条件差、用水困难的地方,村民们如今的变化,可谓是这个说法最有力的证明。有位住进新房的村民曾告诉我,以前村里都是泥土路,吃水都要到3公里以外的沟里去挑,那时候他一年半载才洗一次澡,衣服上的土多得一淋雨就一身泥。而今,他每周都洗澡,衣服三两天就换,庭院打扫得不见一颗石子,还在屋里种了很多花,他的媳妇以前闲下来就跟附近的人“倒闲话”,如今加入了村里的文艺队,排练、演出整个人精神抖擞。

  这样的事让我们明白,环境对增强人的文明行动力非常重要,特别是参与过环境改善过程之后,人对美好环境会更加珍惜,维护它的自觉性促使人主动践行文明行为,当每个人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这一个区域之内自然就形成了文明的良好风气。

  让文明的感染力转化为行动力,要对每个践行过的人给予肯定,经常鼓励他去做,他就会乐意去做。这在孩子们身上尤其能够体现,当身边的同学因为讲文明获得肯定,而且他做的这件事自己也并不难做到,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去尝试一下,如果这时候周围有人夸他做得好,甚至经常有人因此夸奖他,这个孩子就会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这个道理放在成人身上也是一样,每当我们帮助别人获得感谢,我们就会想下一次继续帮助人。反之,如果每次做好事都受人冷漠乃至批判,以后就再也不愿意去做那些事。因此,我们要对社会上的每件文明事,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都应该进行真挚的肯定和称赞,点燃每个人心中践行文明的火种,社会上的文明风气才能形成燎原之势。

  在我们美丽的青海,文明让生活在这里和来过这里的人都感受明显。不论在省会、城镇还是乡村,清洁环境、保持卫生已经是最根本的成效,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让、谈吐和睦也成为普遍习惯。文明榜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不断涌现。

  近年来,城市的人们不断提升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发展的使命感,尤其在一些国际活动中,越来越自信地展现着自己作为青海人的文明魅力。

  在乡村,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发掘和传承,各种文化、技艺走向越来越广阔的平台,让世界看到丰富多彩的文化青海。而同时,移风易俗工作持续发力,渐渐扭转了农村群众物质化的“幸福标准”,使大家把“面子工程”变成“发展大计”,过日子的幸福感实在而具体。

  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的是理想信念,滋养的是思想道德,倡导的是文明风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越来越富裕的青海人,并不缺乏文明的思想,只需我们把它们都转化成切实的行动,建设文明青海就如举手之劳。(来源:青海日报 )

青海省西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