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文明网

青海省西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办

青海西宁:社区养老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

来源:西宁文明网 2022-12-30 17:06:00

   
  社会组织服务人员为老人洗脚。
  养老是构成基本民生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西宁市继续加快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断满足老年人助餐送餐、医疗康复、生活照料等需求,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周到的养老服务。
  家庭养老床位改造护安全
  82岁的刘青兰居住在海晏路18号院。在老人家中,路由器、摄像头、烟雾探测器、防水报警器、门磁感应器、智能腰带、智能小夜灯、睡眠检测仪、红外探测器、紧急呼叫器等电子设备,分散安装在客厅柜子上、电视机前、卧室墙壁及床头前。
  一年来,西宁市将60岁以上的困难老年人及中等偏下收入独居老年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作为重点,纳入家庭养老照护保障范围。建设补助根据适老化改造内容、设施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等,按照每张床位5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服务补助标准为期3年,根据建床老年人中度、重度失能失智程度进行补助,最高不超过每人每月220元。
  “我最喜欢这个摄像头,有了它,儿子在手机上都能随时看到我。有时儿子给我打电话我没听见,他就通过摄像头和我对话,很方便。”刘青兰老人说,西宁市城西温馨阳光托老所的护理员还会不定期免费为她提供理发,洗脚、修脚,量血压、测血糖等专业照护服务。
  “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呼叫中心,24小时有人值守。”西宁市城西温馨阳光托老所家床部主任杨永泉说,只要安装的这些仪器发出警报,无论何时,呼叫中心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先与老人取得联系,然后与老人的子女取得联系。如果老人子女一时无法赶到,工作人员也会及时拨打120,将老人送去医院。
  养老体系广覆盖
  走进文亭巷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图书室、国学馆、书画室、舞蹈室、康复理疗室、四点半课堂等特色功能室一应俱全。在这里,社区把“精神养老”和“文化养老”有效结合起来,笑声、歌声、琴声不断从这里传出来……
  一楼的图书室里,社区老党员宋付轩正在看报。“这里环境很好,让人感到很舒心。”宋付轩说。
  “再唱山歌给党听,我把歌儿献给你……”此时,优美的歌声也从社区二楼的舞蹈室飘了出来,社区合唱团领唱卓玛才仁深情的演唱打动了现场所有的人。
  “退休了,就要好好享受生活,我们社区的功能室是个好去处,既能结识朋友,也能休闲娱乐。”卓玛才仁说,现在社区里有各种基础设施,好多老年人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就近参与合唱、舞蹈、书画等活动,现在大家的老年生活真的丰富了很多。
  文亭巷社区党委书记刘翠青介绍,为了让居家照料服务升级,社区先后引进两家专业社会组织,通过开展走访关爱、电话陪伴、日常生活照料等服务,为61名独居、空巢老人提供心灵慰藉和生活关爱。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方式,按照每月150元和60元的标准,分别为60岁以上特困老年人和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急需的助餐、助浴、助医等服务。这一系列举措,让辖区老人们不禁伸出了大拇指。
  爱老幸福食堂品“幸福”
  文亭巷社区国学馆旁边,就是爱老幸福食堂。目前,食堂虽未开放,但经常在爱老幸福食堂吃“幸福餐”的居民郜淑珍,有很多话要说。
  “爱老幸福食堂的饭菜便宜又好吃,很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郜淑珍的这句话也是全西宁市老年人共同的心声。
  2019年,西宁市以“老年人的一餐饭”为抓手,借助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社区服务中心等设施,在街道、社区、小区分别设置了中央厨房、爱老幸福食堂和幸福餐桌助餐点,形成了上下贯通的“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助餐体系。除了堂食和外带,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了热乎饭。
  “城西区户籍60周岁以上的四类老人每人每月可享受补助150元,其中的失能老人每天还可以享受2元送餐补贴;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每月补助60元。”城西区民政局福利科工作人员马晖说:“原来是收钱,现在是政府买单。老人们先用卡里的补助,等把区级补贴花完后,大家再相应地按照补贴价付现金打饭。”
  养老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
  据了解,西宁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35.4万人,70岁以上老年人口15.2万人,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近5.9万人。
  近年来,西宁市逐步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能力及老年人福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如今,西宁市仍在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用心用情做细做实养老服务工作。从2021年起,5年内,西宁市将实现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还将新建60个爱老幸福食堂、30个日间照料中心和260个农村老年之家。 (来源:西海都市报)

编辑:杨 成菊

青海省西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办

西宁文明网 ©版权所有

青ICP备11015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