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不容辞 学以致用为“抗疫”出力
每天接打数百个电话,整理发送各种各样的文件,回答社区、医院各种渠道的咨询,组织传染病防护知识培训……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疾控中心传染科科长、流调组长夏娟娟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电话那头的她常常忙得声音沙哑。
2018年底,接受完癌症治疗手术的夏娟娟顾不上多休息,一心想坚守在岗位上把手头耽误的工作都补上。“没想到这‘赶工’一直没能完成,‘加班加点’却成了常态。”夏娟娟说。
工作中的夏娟娟。新华网发
今年1月23日,夏娟娟接到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要求流调的电话,就迅速赶赴现场投入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役”中。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夏娟娟所在的城中区疾控中心迅速与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起疫情工作机制,实时动态掌握疫情发展情况和工作方向,夏娟娟和同事肩负着繁忙的信息处置和监测任务。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夏娟娟结合所学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第一时间掌握相关核心内容,依据专业技术要求,对辖区各医疗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一线工作人员能够做好防护。同时,她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并作出精准的阶段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打赢抗疫这场“硬仗”提供有力的信息与技术支撑。
夏娟娟(右一)与返宁人员沟通,处理群众安置和隔离问题。新华网发
“我们每天面对的,有社区居民投诉买菜不便、家中老人无人照顾的问题,也有医院接收病患、确诊病例核实的问题,事无大小,我们都要沟通处理,就像一个小的‘作战指挥部’。”夏娟娟说。
“同事们都笑称我的电话像是‘午夜凶铃’,无论几点响起来,大家都要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有时候凌晨刚回到家准备休息,接连不断的铃声和说话声总会将家人吵醒。”夏娟娟说。
一天到晚,流调、调度、核查、接报、协调等各种工作角色随时转换,每天几十张报表、数百个数字需要分析汇总,夏娟娟和她的手机都处于“超长待机”模式。嗓子哑了,眼睛肿了,手脚麻了,手术刀口也在隐隐作痛,这种种症状,是夏娟娟一个多月里每天的感受。
夏娟娟和同事们在研究防控工作。新华网发
“能够学以致用,尽自己所能为防疫抗疫工作出力,我觉得很开心很值得。”夏娟娟说。
一场抗疫“战”,夏娟娟顾不上听从主治医生的嘱咐去按时做术后复查,顾不上照顾行动不便的父母,顾不上操心家人的餐食,顾不上为女儿庆祝生日……
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最新通告,自2020年3月6日12时起,青海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三级响应调整为四级响应。防疫形势有所好转,但各个岗位上的防疫工作依旧不容松懈。
工作中的夏娟娟。新华网发
“当前,复工复学复课开始了,我们面临的工作压力更大了。”夏娟娟和同事们每天依旧忙碌着。近期全国疫情形势出现向好变化,但是疫情宣传和防疫培训、出入境人员排查和管理等工作任务依旧艰巨且繁忙。据夏娟娟介绍,近段时间,从其他国家陆续返青复工复学的人逐渐增多,对出入境人员的信息核查和健康监测尤为重要。同时,对辖区内的相关单位进行防护培训、防疫指导、资源共享等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17年前,我经历了非典,参与了传染病防护宣传和培训、参与了卡口人员消杀和检测等工作。17年后,我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站在防疫一线,用我的所学所能和亲身经验,为这场全民抗疫‘战’贡献力量。”夏娟娟说。
涓涓细流汇成海,在这场全民防疫抗疫的战斗中,像夏娟娟这样付出和坚守的人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有这许许多多颗“螺丝钉”的坚守,春日的阳光才格外温暖。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