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文明网

您当前的位置 :西宁文明网>文件公告

宁文明办〔2016〕20号关于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通知

作者: 马金源 | 来源: 西宁文明网 | 发表时间: 2016-06-02 15:32:00

  各县区文明办,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引导市民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现将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浓厚文化内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引导市民群众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二、活动内容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经典诵读、美化环境、广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市民在欢度传统节日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感,弘扬社会新风。

  (一)开展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各县区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探索和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富有文化内涵和干部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民俗展示会、歌舞表演、书法棋艺、包粽子、制香囊、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项目,并通过专题讲座、文化展览、美术摄影、知识竞赛等,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阐发。同时,要注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相结合,积极打造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品牌。

  (二)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社区为重点,继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通过举办诗歌朗诵会、阅读经典、传唱红歌等方式,吟诵中华历代经典爱国主义诗篇、描绘国家伟大建设成就的诗词等,展示中华经典文化之美。同时要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相结合,把未成年人作为“我们的节日”活动主体,精心设计诵读经典书目、传唱优秀童谣等活动,丰富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引导青少年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开展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以“三关爱”、“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特困家庭等为重点,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志愿者在节日期间大力开展送棕子、送温暖等爱心慰问活动,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传递亲情友情和文明新风。

  (四)开展慰问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活动。各单位在节日期间要加强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先进人物的慰问帮扶和关爱活动,通过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对有困难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行资助和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现实困难,提供关爱,传播正能量。

  (五)开展净化美化环境活动。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社区居民、学生、志愿者清除公共场所、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死角,组织志愿者在公共场所、重点街道和路段宣传推进垃圾分类,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有损市容环境卫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增强市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热热闹闹过节日、干干净净庆端午的氛围。

  三、活动要求

  (一)把握节日主题,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区、市直各单位要把深化“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星级”文明户、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科学策划节日主题内涵,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二)立足基层实际,创新活动形式。要不断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形式和载体,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应群众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活动,增强主题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市属各新闻媒体要通过专题专栏、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访谈、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大力普及端午节的节日知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各县区、各部门要把“我们的节日”活动作为行业、单位、村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加以谋划推动,抓好宣传教育,总结推广经验,形成强大声势。

各县区文明办,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于6月15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简报及图片报送市文明办,联系电话:8230764;邮箱:xnsccb@163.com。

 

 

 

 

 

                                                   西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办 公 室

                                                   2016年6月1日

青海省西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