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文明网

您当前的位置 :西宁文明网>未成年人

立德树人 共建幸福西宁——西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综述

作者: | 来源: 西宁文明网 | 发表时间: 2020-05-26 14:22:00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全市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推进“一个方向”强引领、“一套机制”促联动、“两个责任”兜底线,“三个抓手”稳提升,“四项行动”增质效,“五个到位”抓巩固的“112345”工作体系,做到保质量、提效能、强督查、抓落实,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坚持党的领导

  引领政治方向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西宁市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把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作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政治保证,牢牢把握、不断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重点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宗旨,进一步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邀请思政联点干部、专家学者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教育系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西宁市旗帜鲜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要求学校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建设指导委员会、校外辅导员队伍作用,以“八个统一”为抓手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把思想政治理论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组织开展思政学科研训赛、思政课教师送教下乡暨思政巡讲、思政理论课建设视导调研系列活动,打造“德育金课”,推广优质德育活动案例,探索搭建德育网络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思政理论课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挖掘学科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功能,推行“三言两语”话思政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健全一套机制

  发挥联动合力

  健全完善“1+3”工作机制。围绕西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细化完善文明校园荣誉动态管理、师生不文明行为曝光、日常通报等3项制度,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完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常态长效,落实到位。

  同时,健全完善联动发力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自评、县(区)教育局普评、市教育局核评的“三评联动”督导检查措施,定期召开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总结经验做法,查摆突出问题,推动整改落实。

  压实两个责任

  兜牢基本底线

  全面压实综合整治责任。西宁市结合红袖标护校行动紧盯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文化、食品、卫生等方面,主动联系、协同配合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着力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力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和社会稳定,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坚决扛起综合整治工作兜底责任,推进综合治理工作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全面压实宣传工作责任。西宁市实行宣传媒介“一把手”负责制,对照应知应会手册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校园创建、新时代好少年、“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广告等重点内容,定期开展全面排查。利用上放学、课间操、午休等时段,循环播放《红领巾跟党走》《心声》等西宁市教育系统校园原创优秀歌曲,组建“夏都之音”校园宣讲团,讲好大美青海、幸福西宁、红色革命故事。持续加大在各级各类主流媒体推送宣传力度,巩固扩大“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公益广告的社会宣传覆盖面,确保宣传工作精准兜底,助力复检评选。

  强化三个抓手

  强化“未成年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抓手。西宁市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坚持线上线下与巩固提高相结合,开展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和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深入开展“学生合适着装、主动问好、捡拾垃圾”三项活动,做好入学入校文明礼仪规范培训。切实做好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开辟线上育人栏目“快乐周末”“师说—成长的分享”,持续开展“青听—让我陪伴你”故事分享栏目等活动,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育人环境。

  强化“未成年人教育实践活动”抓手。西宁市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注重仪式教育,通过成人仪式、入团入队仪式等传播主流价值。把“四爱三有”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环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思政育人、社会共育、榜样示范”四项行动,持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主题教育,每年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举办“四爱三有”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把“四爱三有”教育打造成鼓舞和动员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面旗帜。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及文明校园创建”抓手。结合文明校园、绿色校园、无烟校园等各类创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风、校园环境文化、校园人文、网络文化等建设,充分发挥党团队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激励学生。加强校园环境治理,定期开展清洁校园活动,打造干净整洁的宿舍、食堂、校园环境。持续做好全市文明校园评选工作,对已获文明校园荣誉的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明风尚,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推进四项行动

  全面提质增效

  深入开展“红袖标护校”行动。西宁市全面构建上下联动、左右贯通,全覆盖、无缝隙的护校爱生“安保网络”,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规则、文明出行常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上放学期间组织师生志愿者在学校周边交通路口进行文明交通疏导、文明劝导,让师生“文明交通出行”成为习惯。

  深入开展“暖心助爱”行动。西宁市加强对校园重点人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的关爱,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服务作用,积极推进“暖心助爱”工程实施。组织普、特校教师对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指导学校建立“一对一”帮扶特殊学生、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每个特殊群体的孩子都能得到学校大家庭的关爱。

  深入开展“校外活动阵地联动育人”行动。充分发挥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社区未成年人成长驿站、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青年之家”综合平台等阵地育人作用,各学校联合社区未成年人成长驿站,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实现校内阵地、校外基地联动共享。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运用授课、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进社区、进学校的服务活动,主动研发适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的线上线下产品。

  深入开展“心理健康阳光护航”行动。认真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十三项措施、五条底线,做好校外、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并行发展,开足开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心灵小屋”作用,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谈心谈话、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专题辅导、家校共育活动“五个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持续打造阳光校园、阳光教育。

  确保五个到位

  巩固深化成果

  确保劳动教育实施到位。西宁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体系,结合学段特点,重点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和卫生、劳动习惯养成,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设家政、烹饪、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学校每年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1至2项生活技能,做到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创新、以劳健体、以劳育美。

  确保家庭教育推进到位。西宁市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强化教育、妇联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全面指导社区“家长学校”“未成年人成长驿站”面向家长和未成年人常态化开展活动,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定期举办西宁市家庭教育大讲堂,组织开展“家长课堂”“家长开放日”“大家访”等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主动争取家长支持,有效发挥家长在影响孩子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确保教育收费规范管理到位。西宁市持续强化教育收费管理,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严格按照省市相关收费规定执行。严格落实收费公示和校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履行主体监督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开展收费专项督查,依法依规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

  确保社会用语用字规范管理到位。西宁市将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有机结合,强化宣传引领,广泛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政策,规范学校用语用字,广泛开展“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大赛,努力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能力。

  确保档案资料规范管理到位。全市各中小学校充分认识档案资料规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严格对标对表,认真抓好档案资料的规范工作,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逐级召开培训会议,逐项逐条对档案资料的规范、标准和要求进行专题解读,做到全员培训。各地各单位以事实为根据,以时间为主线,以原始资料为基础,认真归纳整理,做到了内容真实、过程真实、数据真实。(来源:精神文明报)

  

青海省西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