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简报第16期(总第480期)
第16期
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6年5月3日
西宁市狠下“四个功夫” 全面推进创城工作
2016年是我市创城工作的关键一年,对于如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至关重要,今年的创城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市容环境、交通畅通、市民文明素质、共建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狠下功夫”,有效改善市容市貌,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一、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上狠下功夫。针对我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依然相对滞后,尤其在环境治理、城市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差距较大的问题。一是综合实施“畅通西宁”工程。不断完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外环内网”工程、客运枢纽站场和公交场站建设,通过新增、优化公交线路和新增公交车辆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客运输运能力。同时,通过改造和建设部分公共临时停车场,增加泊车位,缓解市民停车难的问题。二是着力抓好水污染治理。加大对市区湟水河等污染治理,全面摸查沿岸排污口情况,限期截污纳管。严格落实河长制,建立清扫保障机制,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新建污水处理厂工程进度,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和能力。三是大力实施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大幅度提高城区绿化总量,实施城区道路景观品质提升建设项目和城区庭院绿化提升达标工程。把机关事业单位大院、居民小区、庭院见缝插绿、拆墙透绿作为重点,不断巩固与扩大创绿成果。四是提高市政道路养护水平和城市主要出入口沿线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市政道路养护标准,对破损路段进行整修,及时更换维护各类市政设施,确保正常使用、整洁美观。着力抓好环境整治工作,努力提高城市主要出入口的“颜值”。重点开展高速沿线及同仁路高架、黄河路等重点城区道路沿线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塑造西宁良好城市形象。
二、在“美丽夏都·清洁西宁”城市品牌建设上狠下功夫。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努力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一是提升城区环卫保洁和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常态化保洁,推动环卫保洁由城市道路向老旧居民楼院延伸,从中心城区向城郊农村延伸。对背街小巷、老旧楼院等重点区域的垃圾死角和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开展集中清理整治,彻底改善区域环境面貌。同时,加快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建立符合西宁实际、体现西宁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综合管理体系。二是加大城市公厕、街景和城市标识标牌治理工作。对现有陈旧老化、长期未开放的公厕进行改造,优化公厕布局,满足市民、游客如厕需求。对城市道路、交通、旅游、停车场等标识标牌进行全面治理和完善,为市民游客提供规范、准确、清晰、完整的信息。同时,通过改造建筑立面、增加夜景照明、规范广告设置、完善公共设施等措施,打造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城市景观示范街道。三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对基础设施不完善、物业服务不到位、环境卫生差的老旧楼院的整治力度。重点加大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度,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进村级保洁制度,提高城区农村环境质量和水平。并严格落实建筑施工扬尘控制5个100%要求,严厉查处渣土车辆超载、超速、闯红灯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渣土清运的监管力度。
三、在讲文明、树新风促进城市文明提升上狠下功夫。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党的优良作风、铸就青海精神高地相融合,形成创建文明城市的强大精神动力。一是狠抓“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按照爱党爱国、诚信守法、勤劳奉献、团结风尚、卫生整洁五星标准,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在全市城乡深入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重塑市民形象,传播文明新风、弘扬传统美德、凝聚推动发展的新能量,构建“礼让宽容、理性平和、邻里互助、积极向上”的新型人际关系,营造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以爱国主义教育、学雷锋志愿服务、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等为切入点,通过教育实践和文化培育,深化推广普及、融入日常生活、发挥榜样作用、培育良好家风家教、培育勤劳节俭之风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三是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继续在未成年人中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形成良好育人环境。抓好“小手拉大手”等各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选树好先进典型,建好用好城乡学校少年宫等设施,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四、在凝聚合力共建共享上狠下功夫。一是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的纵向机制和中央、省驻宁单位、驻宁部队、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多级联动”的横向机制,动员全社会支持创城、参与创城,形成上下齐心的合力与动力。发挥各类媒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高密度、多视角的宣传报道,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标准、要求和文明规范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二是推动创建工作加力升温。开展“文明出行,绿色出行”、“党员示范岗”、文明出行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引导市民文明出行、文明乘车。严厉查处绕道、宰客、拒载等行为,提高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严厉查处车辆非法营运、不文明驾驶、乱停乱放等问题,营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加大对公民出游的宣传、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强化文明旅游,加强对导游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优化旅游市场环境。三是加大不文明行为治理力度。对随地吐痰、车窗抛物、乱倒污水、擅自沿街发放小广告、乱穿马路、乱翻栏杆等不文明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倡导督促市民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规,摒弃陋习,全面打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