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文明网

您当前的位置 :西宁文明网>工作研究

【推进“四个转变” 实施“五四战略”】从细微处看绿色西宁的风采

作者: 马金源 | 来源: 西宁文明网 | 发表时间: 2018-04-19 09:04:00

    2017年,大型秦腔现代戏《尕布龙》、“生态西宁·大美之城”的西宁城市宣传片刷爆朋友圈,“幸福西宁·城市之歌”2017年原创歌曲征集大赛获奖作品被市民所熟悉,而一本《画说西宁》更是让读者全面了解、认识、感受了西宁深厚文化和绿色生态文明的底蕴。

  这些都是西宁市为创建“绿色发展样板城市”而开展的“五个一”工程的具体成果。今天,我们就通过这样更多的“一”看出西宁“绿色样板城市”的打造之路。

  一颗白刺果的精深加工之路

  “这是一年前挖取的冬虫夏草,放在白刺多糖中,能保鲜三到五年,其保健效果不仅不减,反而功效更好。”记者在西宁生物园区的青海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目睹董事长李学华手拿一个装有一株冬虫夏草原草的玻璃瓶不无骄傲地说道。

  白刺多糖是康健生物在白刺果中通过生物技术提取的水溶性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菌抑菌效果,是一种新的保鲜溶剂。同时有抑制和调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功效。

  白刺浑身都是宝,不仅成熟的白刺果足以满足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且从白刺果中提取的花青素和红果素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抗氧化剂、生物黄酮可广泛应用在生物制药领域、氨基酸等成分更是可以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领域……据介绍,青海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多家单位联合研发的国内首台白刺单体分离设备即将投产,小小的一枚白刺果,在这里将真正实现“物尽其用”的目标。

  2003年一位植物学专家对李学华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广泛生长的白刺是个宝贝,不仅能防风固沙,还是当地公认的消炎首选。现在李学华打算走“生态支撑产业,产业反哺生态”之路,计划通过5到15年的建设种植白刺混交林,既为产业提供足够的原料,还将在当地构建一道生态屏障,更重要的是可极大地带动附近农牧民就业增收。

  其实,目前在西宁市像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样,在绿色产业之路上疾行的企业还有很多,如锂电产业已初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光伏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垂直、协同光伏全产业链;我省首个国家中药一类新药“梓醇片”临床实验已经启动;电解铝、铁合金等部分重点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世界藏毯之都”初具规模……在发展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走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就是营造幸福西宁的“金山银山”!

  一滴污水的“华丽变身”之途

  徽派建筑、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这是公园吗?不!这是位于西川河北岸的西宁市第四污水处理厂,而说起这里的绿化用水更是大有来头。这里污水收集范围西起多巴训练基地、多巴镇、西部新城区,东至湟水路西钢生活区,一滴棕黄色散发着臭气的污水来到这里经过预处理、初沉池、多级多段AO池、二沉池、除磷池、V型滤池等生产处理工艺后,来到巴歇尔槽时已变得清澈洁净。

  污水处理厂的实验员会定期从各环节取样检查相关数据是否达到标准,符合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的水体部分流入西川河,部分被将送至第四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经过“华丽变身”的回用中水将成为海湖新区湿地公园景观用水和火车西站湿地公园补充水,当然,厂区的绿化用水也来源于此。

  厂区设计规模日处理污水为3万吨,中水回用的最大限度相同,目前该厂进水量3.0万吨/日,出水量达2.9万吨/日,中水回用0.85万吨/日。为提升该厂的处理能力,厂区西侧的建筑工地上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扩能工程的建设,该工程设计规模日处理污水量同样为3万吨。

  为提升治理能力,西宁市正在加快脚步——成功列入国家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实施以“推进综合执法”为主的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将西宁市建设成为“高海拔、半干旱的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实现了八大市政管网全面入廊,并在管廊建设中成为全国首个使用铝合金模板新工艺的城市……

  一个公园建设中的人文情怀

  在正进行管廊铺设及绿化补种修复工作的北川河湿地公园漫步,你可以看见从溢流堰流过的清澈川水,也可以看见精心规划的园林绿化,而更让你惊讶的是这里的雕塑群。

  沿着湿地公园的绿道前行,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怀古故事,佛塔等人文特色建筑,赵充国屯田、隋炀帝西巡等历史事件,蒙古族风情、藏族风情等民族风采,都在一尊尊雕像中逐一展现。

  一排银色骆驼涉水穿行于二号湖湖面,这组名为“孤旅涉水”的雕像展示的是先辈们在丝绸古道上迁徙的场景。而在岸边的“炀帝西巡组雕”“充国屯田景墙内容及赵充国雕像”“汉将雕塑及汉军士兵组雕”则更为壮观,几组雕像相邻,将青海的历史底蕴与山水相融。

  四号湖与五号湖被一组民族团结的景观柱所包围,10根景观柱、5座彩虹门,象征着各民族凝聚一心,携手共进。此外,古人制陶、茶马互市、西学东渐等雕塑群更是将青海的人文情怀刻在了山水之间。

  北川河综合治理工程计划于10月1日向市民开放,它以“高原水城、夏都花园、文化走廊”为定位,将形成服务城市辐射区域的特色生态滨水休闲区。

  西宁市在开展“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三大行动中不仅融入人文情怀,更创造了西宁的精神财富——南北山绿化,是西宁市绿化造林史上的“精彩华章”,它构筑了古城的森林屏障,也展现了西宁人的实干精神;成功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也构建了高原特色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格局;湟水河综合治理建成了生态滨河绿廊也为市民打造了绿色生活载体……(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省西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