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反四风交出一本明白账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单位机关、领导干部作风有没有问题,群众看得最真切、感受最直接。市委突出聚焦“四风”,坚持开门搞活动,以群众原动力汇聚转变作风正能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西宁市紧紧抓住集中整改“牛鼻子”,把专项整治作为反“四风”、固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构建惩防体系的基础工程,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把群众的呼声和诉求作为“第一信号”,以整改实效赢得民心。
数字:交出了最扎实的答卷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会议下降26.9%,下发文件下降17.6%;各地区各单位较上年同期精简会议1990场次、精简文件4472件、清理评比达标表彰项目85个,清理超标办公用房15260平方米;三公经费下降20.8%。
——全面清理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机构。市委议事协调机构撤并机构16个,撤销机构4个,各区县各单位减少议事协调机构154个。
——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县乡村综合办公服务中心890个;39家单位公开和简化了办事程序。
——加强公车管理。清理清退借车62辆;查处违反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有关规定问题5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人,通报批评13人,诫勉谈话2人,警示约谈14人;12家单位“一把手”因违反公务用车制度被约谈。
——大力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全市减少的收费、罚款项目数16个;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4起、93750元;查处办事刁难群众典型案例21件、21人,下发督办件13件、涉及4人;主动上交“红包”及购物卡的8人、10.4万元,拒收259760元;
——惩治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问题。查纠城乡低保错保漏保1294人;查纠违规纳入农村危房改造11户;查处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的问题6起、6人。
——清理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行为。全市排查出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人数28人,已清理24人。
——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问责43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2人,通报批评10人,通报批评单位6家,诫勉谈话12人,警示约谈9人。
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反映的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具体变化。
启动:聚焦“四风”开门纳谏听真言
活动启动前,市委常委带头开展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三问活动,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活动过程中,市委常委班子精心设计了征求意见“直通车”,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市委常委带头,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分别建立了联系点,开展蹲点调研,深入听取意见。各地区各单位通过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召开座谈会、发放意见表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让群众真正感受到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诚意与决心。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发放问卷调查5.6万余份,发放征求意见表8.3万余份,共征求到意见建议23117条,其中“四风”方面14240条,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5334条,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3543条。
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市委常委班子和各常委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认真撰写和反复修改完善对照检查材料。由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起草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先后修改了17次;市委各常委亲自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普遍修改10次以上,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出了榜样。各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把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作为思想洗礼的一次过程,找不足、摆问题、挖根源、明方向,实事求是地对存在的“四风”问题作出回应,真正做到“对准号、像自己、有深度”。
行动:坚持立说立行真改实改
查摆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突出问题导向,把主要任务聚焦到解决“四风”问题上,坚持一风一风地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改,让群众看到了我们查找问题的真心、解决问题的决心。
市委常委班子带头抓整改,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在班子民主生活会上列出10个问题立行立改,对市委常委班子征求到的40条意见建议、群众反映的49件热点难点问题、省委第一督导组反馈的41条意见建议进行集中会诊,研究制定了市委常委班子整改方案,提出了5个方面26条整改措施。针对环境、交通、物价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重点实施了六大专项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深入开展22项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结合西宁实际,开展了不作为慢作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村级换届不正之风和加强村(社区)干部作风等4项专项整治。针对一些基层难以解决的问题,从活动一开始,认真梳理,联动解决,已梳理上报需要国家部委层面帮助解决的问题2条、省级层面帮助解决的问题34条,市级层面协调解决的问题155条,并分解到有关部门督促落实,形成了整改的强大合力。通过真抓实改,真切回应群众呼声,真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各区县各单位克服“闯关”思想,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逐项研究“开方子”,从现在做起,即知即改、边议边改、立说立行,不等待观望、不敷衍塞责,着力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联系服务群众的薄弱环节抓起,在立行立改、即知即改中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新风正气。活动以来,通过立行立改,全市各级党组织解决各类问题17421条,占梳理出问题的75%,一大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大批矛盾隐患和信访积案得到化解,广大群众看到了党员干部真查摆、真整改,言必行、行必果,从改进作风的成效中看到了希望。
治本:从制度层面根治“四风”顽疾
为避免活动成效“昙花一现”,在切实解决好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的同时,各地区各单位注重从体制上、机制上、源头上解决问题,做到严明制度、严密监督、严肃问责,力求对解决“四风”问题釜底抽薪、正本清源。
市委着眼于从制度层面解决“四风”问题,巩固活动成果,从一开始就着手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在认真梳理、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从密切联系群众、规范权力运行、厉行勤俭节约、整治文山会海、干部监督管理、规范选人用人等方面建立完善20项制度。目前,市委已经出台了《西宁市党政机关精简文件简报的规定(试行)》等6项制度,正在修改完善7项,正在研究制定7项,做到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管用一个。
各地区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普遍建立健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民主决策和工作落实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畅通群众反映渠道等制度,使反对“四风”制度落地生根、长期管用。活动以来,各地区各单位共废止制度167项,修改完善689项,建立524项。这些制度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抓大又不放小,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为转变作风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规范了权力运行,管住了干部行为,堵塞了滋生“四风”的漏洞,已经成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行为准则和刚性约束。
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加强作风建设无止境,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市委将一如既往地把作风建设作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础,在改进作风上持续用劲、久久为功,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两城”建设取得新成效。